台灣原住民與平埔族之認識之一 第一章台灣的原住民 第一節南島語族(原住民)的源由 第二節 高山族的分類與分佈 第二章  平埔族的分類與分佈 第三章  西拉雅族的遷移 第一節 平埔族的遷移 第二節西拉雅族的遷移 第四章  平埔族的基本認識 第一節 「平埔族」一詞的意義 第二節 「番」的意義……以「文化」為區分 第三節 「番」的意義……以「政治」為區分 第四節 「平埔番」與「平埔熟番」 第五節 「平埔族群」名詞的興起 第五章  西拉雅族的遷移與文化 第一節 西拉雅族的遷移 第二節 西拉雅族的文化 第一項 宗教信仰 第二項西拉雅族的生活文化 第三項  其他 第六章  下林仔邊 第七章  放索社 第一節 潘姑娘廟 第二節 安瀾宮  第一章台灣的原住民 第一節南島語族(原住民)的源由 臺灣的歷史大部分是南島民族的活動史、南島民族只是一個通稱,它的學名是Austronesian或Malayo-Polynesian、有關南島民族的起源,各行的學者曾經利用各種不同的證據加以推測,從文化的、考古的、語言的證據來推論、多數學者認為是由亞洲大陸而來,即中南半島與中國南疆這一區域,可能與侗傣〈Kam-Tai〉民族或南亞原是一家,大約在六千年前分家後來到臺灣、臺灣的南島民族〈土著民族〉包括平埔族和高山族,那麼何謂平埔族及高山族呢?清代統治臺灣的初期,曾依土著民族漢化程度的深淺分為土番和野番(山番),其後又依土著民族歸化與否分為熟番和生番、已歸化的土著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歸化的土著民族則多居住在中央山脈一帶,於是自閩粵二省移民到臺灣的漢人,即稱居住在平地之土著為平埔番,而稱居住在山地的土著為高山番、日據時代以後,沿用平埔番和高山番作為政治上的分類,只是將[番]字改為[族]字、此一分類應用日久,一般人的觀念中以為平埔族和高山族是體質與文化均不相同的兩個民族,此乃錯誤的觀念,因為平埔族和高山族是屬於同一系統,而此一分類是人為的,並不符合科學的分類標準、 找房子但是為了研究上的方便,我們沿襲了傳統的平埔族與高山族的名詞。台灣的原住民語言,高山族為印度尼西亞語系,屬於南島語系;而平埔族中亦有馬來語系的痕跡,亦屬於南島語系,我們漢人則屬於漢藏語系。高山族活動的區域大致分布在中央山脈及東海岸平原;而平埔族主要分布在台灣地區的平原上。 第二節 高山族的分類與分佈 居住在中央山脈一帶和東部縱谷平原及蘭嶼的高山族分為九族、高山族的文化有其相同之處,但在語言、社會、其他文化特質上亦有其差異、茲將其分布地區說明如下: 一.泰雅族: 從台北縣烏來鄉一直到南投縣仁愛鄉各縣境內都有泰雅族群的人居住,分布 台灣北半部在語言分類上,泰雅族群首先分為泰雅語和賽德克語兩支泰雅語本身又分為賽考利克和澤敖利兩個分支。 二.賽夏族: 分布地為中港溪上游的南河與後龍溪上源的八卦力溪流域,約當今新竹縣五峰鄉及苗栗縣泰安鄉、南庄鄉境內。三.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台灣南半部中央山脈一帶,從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起,南到高雄縣桃源鄉,東到花蓮縣,台東縣許多鄉和村都有,在語言分類上,布農語共分五種方言:甲. Takituduh 乙. Takibakha 丙. Takbanuaz 丁. Takivatan 戊. Ishbukun。 四.鄒族: 分布北起南投縣信義鄉經嘉義縣阿里山鄉,南到高雄縣桃源鄉和三民鄉,鄒語群分為北鄒和南鄒,北鄒分有四個方言從北到南為久美〈Iimucu〉特富野、達邦,南鄒包括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卡那富,和桃源鄉的沙阿魯阿。 五.魯凱族: 分布在屏東縣霧台鄉, 高雄縣茂林鄉,以及台東縣卑南鄉三處,在地理分布上並不相連。魯凱語共有六個方言:甲. 霧台鄉的霧台方言 乙. 霧台鄉的大武方言 丙. 台東縣卑南鄉的大南方言 丁. 高雄縣茂林鄉的舊稱下三社三種方言〈 茂林、多納、萬山〉。 六.排灣族: 分布在屏東縣的三地、瑪家、泰武、來、春日、獅子、牡丹和台東縣的金峰、太麻里、達仁、大武等十一個鄉的山地地區。 七. 室內裝潢卑南族: 主要分布在台東縱谷南部,一部分散居在恆春半島上。 八.阿美族: 今日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約十六萬人,地理分布也最為狹長,在花東縱谷平原上和台東海岸山脈東側的海岸地帶,從北到南都有阿美族的聚落。 九.雅美族: 居住在蘭嶼島上,島東岸有伊瓦根努、伊拉魯米魯庫和伊拉拉萊三個聚落,島西岸有伊馬烏路魯、伊拉泰和椰油三個聚落。 第二章  平埔族的分類與分佈 臺灣平埔族的分類,在日據時代以前缺乏有系統的類別法,自日據時代伊能嘉矩以來,學者大都分為九族或十族,各家分類都有一些出入、大致上可分為以下這幾個大族:Kavalan〈噶瑪蘭〉Ketagalan〈凱達格蘭〉、Taokas〈道卡斯〉、Papora〈巴布拉〉、Babuza〈貓霧 〉、Hoanya〈洪雅〉、Pazeh〈巴則海〉、Siraya〈西拉雅〉等八種、若加上向有爭議的Thao〈邵族〉共為九族、這些平埔族群在十九世紀末大都已完全漢化,其固有風俗習慣均已不在,而其語言亦多成為死語、 臺灣的平埔族及其分布地區說明如下: A、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分佈以台北盆地為主,東起三貂社,經北海岸的基隆、社寮、金包里,沿大屯山至淡水河口,南達桃園,舊志所記載的「淡水十八社」和「南崁四社」等就是在此範圍內。合計大約有三十餘社;包括Bassi〈巴賽〉、Trobiawan〈哆囉美遠〉、Luilang〈雷朗〉三個分支。 2 馬賽Basay:   指淡水河和新店溪以北、以東的一群,包括基隆、淡水、和貢寮一帶; 重要聚落如大、小雞籠社、金包里社、三貂社、新社(三貂新社)等。部份學者認為從記錄中的語言資料來看,馬賽人應該是屬於一個獨立的族群。 2 雷朗Luilang:   主要指淡水河以南、基隆河以西的平埔族群,包括台北盆地和桃園一帶。這一支系是凱達格蘭的中心區,重要聚落如雷朗社、擺接社、武勞灣 社、里族社、毛少翁社、塔塔悠社、錫口社、大浪泵社、南崁社、霄裡 社、龜崙社、坑仔社等。 2 哆囉美遠Torobiawan: 指遷移?酒店兼職靬y蘭平原的馬賽人;主要有哆囉美遠、和里腦兩社根據凱達格蘭族各社皆有的祖源傳說可知,他們的祖先是由海外漂 流來台;但何時、由何處而來,因時間久遠已不可知。來台時最初的登 陸地點,目前則有二種看法,一派由遷移傳說推論認為是在臺灣東北部 的三貂角附近;一派根據語言分岐現象則認為可能在淡水河口一帶。 B、 噶瑪蘭族(Kavalan):在十九世紀以前,主要分布在蘭陽平原,舊志上通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約有四十個左右的部落(但事實上其聚落從記錄中可知至少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以蘭陽溪為中線,分散於溪北、溪南的低平濕地,以北者稱為「西勢番」、以南者稱為「東勢番」。 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一萬人左右;清嘉慶年間(西元1810年)漢人入蘭時,則有約六千人、清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以後,由於生存競爭的壓力極大(抵抗吳沙開啟的漢人入侵),有不少族人陸續南下,遷往南澳、花蓮,由於遷移者以加禮宛社為主,因而在花東縱谷、海岸附近形成一支俗稱的「加禮宛族」。當伊能嘉矩於西元1898年到宜蘭做實地調查時,人口只剩三千人。今天的噶瑪蘭人,除了宜蘭平原地區的隱藏性人口外,花蓮縣濱海公路沿線至台東縣的成功鎮,都可尋訪到他們的足跡。 C、道卡斯族(TaoKas):此族的分佈,臺灣西部新竹、苗栗沿海平原區,涵蓋大甲溪流域以北,至鳳山溪流域沿海地帶的狹長區域。清末、日據時將道卡斯族各部落統稱為「新港十一社」或「竹塹十一社」,主要聚落據歷史文獻記載和地理上的區隔,大致可以分為三群: 2 崩山群:   舊志中所稱的「崩山八社」或「蓬山八社」,主要包括大甲東社、大甲西 社(德化社)、日南社、日北社、雙寮社、貓盂社(興隆社)、房「社、 苑是社、吞霄社等。道光年間(1823─1831年)此群中的雙寮、日南、日北、房元、吞霄、苑年等社,加入中西部平埔五族聯合遷移埔里的行動, 幾乎全部遷至埔里。 2 後龍群:   主要包含後龍社、新港社、中港社、加志閣社、貓 訂做禮服。社等社。 2 竹塹群:   主要是竹塹社,以及清初文獻記載中的眩眩社。 D、巴則海族(Pazeh):分佈在台中縣境,以豐原市、東勢鎮一帶為中心,北起大甲、南至潭子、 至東勢、西迄大肚山,即大安溪與大肚溪之間的地域;重要聚落包括岸裡社、樸仔籬社、阿里史社、烏牛欄社 、大馬僯社、麻薯社、岐仔社、翁仔社、麻里蘭社等;大致分成四 、五個社群。 其中岸裡社因康熙38年(1699年)協助清政府平定吞霄社反亂,而開始獲得官府的重用;巴則海族也在岸裡社的領導之下,逐步擴張,建立出一個臺灣平埔族中少有的勢力範圍。不過,其原有的生活領域還是持續遭到漢人的擴墾入侵,導致道光年間族人開始成群離開故土,輾轉遷徙。各社後來一部份遷移至苗栗鯉魚潭、卓蘭方面,另一部份遷移至埔里牛眠山附近。 E、巴布拉族(Papora):分佈於大肚溪以北、清水鎮以南、大肚台地以西的海岸平原,主要活動範圍相當於現今台中沙鹿、梧棲、和清水一帶。主要聚落包括沙轆社(遷善社)、牛罵社(感恩社)、大肚社、水社等。 巴布拉在荷蘭時期(1645年)、明鄭(1670年)和清雍正年間(1731年)都曾有因反抗統治而被爭討的歷史記錄,造成其勢力大為衰落。由於原居地土地被佔領,生活困難,巴布拉各社也全部自道光年間起遷移至埔里。 F、巴布薩(或貓霧拺)(Babuza):分佈在大肚溪以南,到濁水溪以北的地區,包括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重要聚落有東螺社、西螺社、二林社、眉里社、半線社、柴仔坑社、阿束社、貓霧拺社;各社也都於道光年間陸續遷移至埔里。 語言學者認為從語言的觀點幾個中部平埔族群間,巴布薩語、道卡斯語 、巴布拉語、和荷蘭時期記錄中出現的費佛朗語有較密切的關係;可以視為一個語群的分支。 G、洪雅(Hoanya):原分佈於臺灣中西部接近山麓之平地,主要在台中霧峰以南、台南新營以北一帶,涵蓋現今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區部份範圍。伊能嘉矩最早將此區的平埔族分為二支:可分成魯羅阿(Lloa)和阿里 系統傢俱坤(Arikun)兩支: 2 魯羅阿(Lloa):分佈於台中縣霧峰、南投縣境 2 阿里坤(Arikun):分佈在嘉義縣境及台南縣新營以北的地區,主要部落有諸羅山、打貓、斗六門、他里霧等社。 H、邵族(Thao):居住在日月潭一帶的邵族,主要聚落有卜吉社、水社、頭社、審鹿社、貓蘭社等。有些學者認為是平埔族的一族,而有的學者卻認為邵族只是"化番"、〈化番之意 即其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該族在清代為一較大的部族,通稱為「水沙連化番」,因此部分學者主張以此富於歷史意義的「水沙連」一名作為該族族名。 當後來外界對原住民的分類轉換為「高山族」和「平埔族」二分法之後,過去被歸屬為「化番」的邵族成為無法歸類的一族。事實上,研究者對邵族分類的問題也有不同意見,有的學者認為他們是阿里山鄒族的一支;有的認為他們和南鄰的布農族有較密切的關係;有的認為他們應該是獨立的一族。 I、西拉雅族(Siraya):分佈在臺灣南部的平埔族。地域範圍北自現今台南麻豆附近起,南達屏東林邊一帶。它是台灣平埔各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其中又可以分為三大亞族:西拉雅(Siraya),四社群(Taivoran),馬卡道(Makatao), 是否應分為三種民族和語言,仍無定論。 2 西拉雅(Siraya): 原居於台南平原曾文溪、急水溪、鹽水溪流域附近的西拉雅支族,在臺灣早期對外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其主要部落如新港社、麻豆社、目加溜灣社、蕭壟(霄壟)社、大目降社等,為荷蘭時代及明鄭時代著名的番社,可說是平埔族中與漢人接觸最早的部落。 2 四社群(Taivoran): 四社群又被稱為「大武壟系統」;原住在台南縣烏山山脈以西,並擴及楠梓仙溪和荖濃溪流域附近,包括現今台南善化、大內、玉井一帶。主要部落有大武壟社(頭社、二社)、霄里社、芒仔芒社、茄拔社等四社,因此過去被稱為「四社熟番」。這一支族與鄰近的鄒族有密切的互動關係。 2 馬卡道(Makatao): 分布在鳳山地 方至高屏溪流域,主要部落有阿猴、放索、上下淡 賣房子水等社。 這一支原居於屏東平原下淡水溪沿海附近的平埔族,在1904年伊能嘉矩提出最早的平埔族分類架構中開始稱之為馬卡道,並劃分為與西拉雅不同的獨立族群。 至1944年小川尚義才以語言的相似性為由,將屏東平原和台南平原的平埔族視為同一族,統稱為西拉雅族。舊志中出現的「鳳山八社」,就是指馬卡道族中勢力最強大的放索、阿猴、塔樓、加藤、武洛、力力、上淡水、下淡水社等八個社群。由於居地緊鄰排灣族的分佈範圍,因此和附近排灣族有密切往來關係。道光年間,部份族人遷徙至現今恆春一帶的瑯橋地區,被稱為「瑯橋平埔」。 第三章  西拉雅族的遷移 第一節 平埔族的遷移 十七世紀初葉,平埔族的分佈區域以西部平地為主。自明鄭以來,尤其清領期間,漢人大批相率度台,平埔各族首先面臨漢文化的衝擊。由於漢人來台墾荒者日眾,在土地競爭與商業交易中,土著皆較居劣勢,外在環境的變遷使得土著在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上向漢人學習以求突破,然而現實生活所限,仍致使部份土著不得不遷居,另求生存之道。 就全台論,平埔族群的遷徙,以十九世紀嘉慶道光年間的移住最為繁複,李亦園在〈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一文中,指出較具規模的遷徙,凡四次: 1.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蘭縣境。 2.中部平埔族移居埔里盆地。 3.噶馬蘭族移居今花蓮、台東。 4.西拉雅族移住東部。 其中尤以中部平埔族移住埔里盆地,規模最大。蓋平埔族與漢人間的土地競爭,尤以西部平原為劇烈。 第二節 西拉雅族的遷移 西拉雅族分布的範圍很廣,而且他們很早就有與外人接觸的經驗,他們接觸的外來族群,不僅只是漢人,還包括有荷蘭人、日本人、法國人、英國人等很多種外國人。這些接觸的經驗,在歷史文獻上,也留下了很多的紀錄。他們分布、遷徙的範圍,從台南到高雄、到屏東,繞過恆春半島到台東、花蓮,都有他們的足跡。 相傳最早的西拉雅系的平埔族人,便是在今台南縣佳里鎮的番阿塭登陸。屏東縣境內的西拉雅族分佈如下:上淡水社(今萬丹鄉上社村)、阿猴社(今屏東市)、放索社(今林邊鄉田厝村 澎湖民宿放索)、下淡水社(今萬丹鄉社皮村)、塔樓社(今里港鄉塔樓村)、茄藤社(林邊鄉車路墘)、武洛社(里港鄉武洛)、力力社(新園鄉力社)。 第四章  平埔族的基本認識 第一節 「平埔族」一詞的意義 「平埔族」一詞﹐我們常用來指稱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從文獻上來看﹐十七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是對「平埔族」最完整的描述。當時「東番」或「東夷」用來稱呼台灣的原住民;「西番」和「西夷」則用來稱呼前來中國通商的西方人﹐如荷蘭人與西班牙人。 「平埔」兩個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這些比漢人更早居住在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群,由於和漢人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禾」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漢文化為中心的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事實上,「平埔族」從語言、社會、文化、體質上的特徵來看,和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高山原住民一樣,都是屬於「南島語民族」。 第二節 「番」的意義……以「文化」為區分 「番」的稱呼是以漢文化為中心﹐區分「漢」與「非漢」的民族﹐其區分的標準是「文化」。有文化的是「民」(漢),沒文化的是「番」(非漢)。一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可以聽到民間的漢人自稱為「咱郎」(我們人)與「伊番」(他們番)。在明末清初的志書中﹐都以「土番」﹑「野番」﹑「社番」來稱呼臺灣的原住民。 我們也會在清朝的志書中發現「熟番」﹑「生番」﹑「化番」的用詞﹐已接受漢文化洗禮與漢人無異的稱為「熟番」﹐否則稱為「生番」﹐居其間才歸化的則稱為「化番」。換言之,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上半葉﹐從土番﹑野番﹑社番到熟番﹑生番﹑化番的轉換過程﹐「文化」的接觸是族群分類的關聯﹐而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 第三節 「番」的意義……以「政治」為區分 十八世紀中葉之後正 節能燈具值清朝的乾隆時期(1736-1795),臺灣的拓墾開始變得非常劇烈。不但漢番之間衝突增加﹐漢人社會也是民變不斷﹐最有名的就是林爽文之變,對當時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臺灣的理番同知(當時管理原住民的機構)就在一七六六年設立的。在林爽文之亂以後,即一七八六年,清朝就設立了「番屯」的制度,以期利用臺灣的原住民控制漢人移民的動亂。清朝利用「民」(漢人)與「番」(非漢)之間的磨擦﹐開始以「番」治「民」﹐多次利用「番」兵敉平民變。因此﹐我們自十八世紀下半葉的志書中﹐常可見到「官番」、「屯番」、「兇番」、「流番」等字詞﹐這些字詞的出現是以「政治」為分類的標準﹐「官番」與「屯番」是支持政府的;「兇番」與「流番」則是反對政府的。 第四節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的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很早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如:《重修鳳山縣志》(1764);但是主要還是在清朝末年的文獻出現得較多﹐例如,《噶瑪蘭廳志》(1851)有「平埔番」一詞。 清朝末年﹐後山一帶居住平地的土著也被稱為「平埔番」,在《臺東州采訪冊》(1894)中有所記載。簡單地說,十八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 在清代﹐西部的「平埔族」被稱為「熟番」﹐在南部(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與後山(宜蘭至花東一帶)的「平埔族」則被稱為「平埔番」。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隱含了兩個意涵︰「平埔」與「熟番」。「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是較官方的用語。十年前民間所謂的「平埔」、「平埔仔」、「平埔番」主要是分布在宜蘭、花東、恆春、屏東一帶﹐近年由於媒體的傳播﹐「平埔」或「平埔仔」已經是通稱了,「平埔族」一詞甚至成為「族稱」。 第五節 「平埔族群」名詞的興起 不過,平埔諸族被視為「族群」而非僅是「番社」而已﹐則是起始於日據時代日人學者透過語言與文化上分類的建構。其中﹐伊能嘉矩(1904)將「平埔族 小型辦公室」分為十族﹐之後又有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等人不同的分類﹐他們的分類奠定了現在我們對平埔各族分類與稱謂的基礎﹐這種族群的分類與命名是一種學術上的建構﹐有別於前述以「漢」文化為中心的分類。 第五章  西拉雅族的遷移與文化 第一節 西拉雅族的遷移 在台灣平原上分布的平埔族中,又以西拉雅族的勢力最大,人口也最多。距今大約在四千年前就已經活躍在台灣的南部,而荷蘭人侵台時,也撰有《巴達維亞城日記》,裡面詳細的記載當時西拉雅族人的生活習慣及風俗,其它尚有《熱蘭遮城日記》《熱蘭遮城決議錄》等及清康熙年間官方所著的《台海使槎錄》,也都是考証西拉雅民族最好的依據。 西拉雅人也像其他平埔族一樣,因無法抵擋漢人的入侵,一再地遷徙。清道光年間,以四社群(又稱大滿亞族)為首的一群人越山進入巴塱衛(台東大武),開啟了西拉雅族進入東台灣的緒端,也是史上平埔族四大遷徙中的第三件。一直到今天,東台灣仍有不少西拉雅人居住。 人類學者將它分成三系: 一、西拉雅族(Siraya): 蕭攏社為四大社之首,人口眾多、文治武功最發達;新港社是漢化程度最早、最深的社,也是唯一有文字的社;麻豆社是消失最快,最徹底的社;目加溜灣社也是極早漢化的社。 二、四社群(大滿)(Taivoran): 又稱「四社熟番」或「四社平埔」。四社是指大武攏、加拔、芒仔芒、霄里等四社。四社群原居台南平原,清初因漢人入墾,所以族人往山區遷徙,逐走原居該地的「四社生番」(南鄒族)。四社群因居地偏遠,一直到清末仍保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日本時代就有學者完整紀錄其「作向」儀式。 三、馬卡道(Makatao): 活動範圍從西拉雅本族居地以南,至下高屏溪(下淡水溪)間的沿海平地,族人也因漢人入墾,遠走他鄉,最遠達恆春半島,與排灣族為鄰。馬卡道亞族曾在屏東平原建立了阿猴、塔樓、武洛、力力、放索、茄藤、上淡水、下淡水等舊志中所謂的「鳳山八社」,有祈雨、跳戲等特殊習俗。 第二節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辦公室出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e51oezag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